分享快樂 說課教案
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 大家上午好!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“ 快樂與大家分享”, 我的設計和主題緊緊相扣,既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,理解力,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,引導幼兒體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,引導幼兒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,學習分享的快樂。 下面,我將從說活動理念,說活動設計,說活動特色 ,說活動反思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。 首先我先談談我的活動理念: 當今幼兒大部分是獨生子女,從小到大玩伴較少,很多人甚至會出現自閉,孤僻等心理異常行為。遇到開心的事 找不到人分享,無法體會與人溝通分享的樂趣,本次活動的目的在于幫助幼兒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遇到的問題,通過聽故事、游戲互動等形式讓學生學會感受和尋找生活中的快樂,愿意把自己的快樂和大家共同分享,并懂得煩惱會越分越少,快樂會越分越多。 接下來我說一說我的活動設計,它包括活動目標,活動方法,活動思路,活動準備,活動過程,活動延伸。 根據以上活動理念,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: 1、體會與他人分享時的快樂和自我滿足感。 2、學會與人交流溝通,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,體察他人的情感。 3、培養與人分享快樂的意識,使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快樂的情緒。 在教學方法上,我緊緊圍繞 “活動和游戲”這一主線,主要采用游戲體驗法,故事明理法,問題探究法,活動展示法等進行教學。大班幼兒有較好的感悟和表達能力,所以可以通過歌曲,故事,情境游戲、討論溝通、訓練比賽等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引導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和分享情感。 波利亞曾經說過: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。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,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、性質和聯系,學習本課應“以生為主,教師為輔”,讓學生在歌曲,故事,情境游戲等環節中去發現與人分享快樂的真諦。 本次活動是以歌曲與游戲開頭,讓幼兒從心態上放松下來,引出快樂的感覺。然后老師與同學們通過游戲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。再通過童話故事讓孩子們深刻的感受出快樂真的如此簡單。最后以小游戲分享寶盒結束本課的教學。引導幼兒人人參與其中,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,以游戲為主導真正體現玩中學。 針對本次活動,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: 音樂《幸物質準備:1.福拍手歌》2.游戲3.多媒體課件(故事及部分圖片)4.小書簽 5.漢字寶寶 為了達到以上活動目標,我設計了活動過程三部曲: 一、游戲導入,感受快樂 二、故事激趣,尋找快樂 三、合作體驗,分享快樂 經驗準備:已有的快樂與煩惱經驗。 下面,我就具體地說說我是如何開展這一活動的。 首先是游戲導入,感受快樂 我相信優美的旋律最能撥動人的心弦,而節奏明快的樂曲,也最容易開啟孩子們的心扉。 所以活動一開始,我會播放歌曲《幸福拍手歌》給幼兒聽,讓孩子們緊張的心情變得輕松愉快起來,在熟悉的旋律中,讓幼兒的身體合著音樂打節拍,把這種快樂的感覺釋放出來 。 之后讓幼兒說出自己快樂與煩惱的事。 設計這個話題的目的,就在于通過聽孩子的講述,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,對個別孩子的煩惱,也可以在后來的活動當中有針對性地加以疏導。 為了讓學生明白其實快樂很簡單,我設計了一個游戲叫《快樂村》。 游戲規則很簡單,所有想進入到快樂村的小朋友,不用買門票,只需要做自己喜歡的并且覺得有意思的動作,只不過所做的動作不可以和其他人重復。(出示畫面:游戲 快樂村 游戲規則:想進快樂村,要做自己喜歡的并且覺得有意思的動作,你的動作不可以和別人重復!) 第一次玩這個游戲的同學,因為發現每一個人的動作都不可以重復,會顯得很興奮很緊張。但是只要看到別人怎么做動作,孩子們就會受到啟發,玩得興致盎然,意猶未盡:有的可能會學青蛙跳,有的可能會像芭蕾舞演員那樣抬著手轉著圈,有的可能會像《網球王子》里的越前龍馬一樣揮著拍往前接球,還有的可能會學著哈利波特騎著飛天掃帚飛進快樂村……孩子們的表現一定會超出老師的想象。 聽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聲,看著他們興奮的表情,可以想見孩子們的心情一定很快樂。 這個游戲給孩子帶來了這么多的快樂,他們一定會發現:其實,快樂真的很簡單!有時候,可能就是和好朋友在一起玩一個游戲,就會很快樂。 接下來是故事激趣,尋找快樂 幼兒都有好奇、好動的特點。玩游戲,可以滿足孩子們“好動”的特點。講故事,則可以吸引孩子們的好奇心。 所以我會先給幼兒放一遍《送小傘》的視頻 ,看完視頻以后,我會出示書上的一幅圖。(出示書上的插圖)先請孩子們仔細觀察,然后說說自己的發現:小兔與小雞快樂的在雨中散步。我會啟發孩子們思考并討論:小白兔是怎樣幫助朋友的?他為什么變得更加快樂呢?你又會怎么做呢?討論的目的是想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:只要心態好,懂得分享快樂,你就會發現,其實,快樂無處不在。 當同學們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,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環節:同學們,你們還記得自己剛上課的時候,曾經說到過的你的煩惱嗎?你們能不能也像小白兔一樣,從這些曾經讓自己煩惱的事情上也找到快樂呢?我想,孩子們可能會這樣回答: (出示畫面:哭臉變成了笑臉) 今天我們沒有帶蠟筆。 太好了,好多同學都把蠟筆借給我,看來我人緣不錯嘛! 我長得高,太好了,說明我長大了,還可以幫助別的小朋友拿高處的東西! 今天去郊游,我忘記帶吃的了。 太好了,今天全班同學都爭著請我吃他們的好東西,好感動啊! 學生會驚喜地發現,原來快樂是無處不在的,快樂也是可以分享的。 最后是合作體驗,分享快樂 通過玩游戲,聽故事,使孩子們不但感受到了快樂,同時也尋找到了許許多多的快樂。接下來,我會鼓勵孩子們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。 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體驗到分享的快樂,我又設計了一個小游戲:“分享寶盒 傳遞快樂” 1、幼兒把自己最快樂、最想與他人分享的一件事寫在書簽上 ,投入到“分享寶盒”。 2、同學們隨即抽取“ 書簽”,把內容讀出來或者表演出來,與大家分享快樂,把一份“開心 ”變成 許多份“開心 ”請幾個同學大聲地把剛才寫在書簽上的快樂事說出來,把自己的快樂卡和別的同學的卡交換。這樣,每個人都會分享到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。而自己的快樂,也同時傳遞給了別人。其樂融融的氣氛中,孩子們不難感受——與別人分享,比自己獨占更愜意、更幸福。精神上的分享不會使自己損失什么,卻能讓我們身邊的這個世界充滿溫情。 活動進行到這里,已經接近了尾聲。通過開展今天的活動,孩子們都明白了:只要有好的心態,用心去感受,快樂其實很簡單;只要善于尋找,快樂無處不在;只要懂得分享,快樂就會越來越多。板書 為了鞏固幼兒對知識的掌握,可作如下延伸:回家之后給爸爸媽媽講一個笑話,讓爸爸媽媽也給你講一個笑話,每一個家庭成員把快樂相互分享,共同努力使我們的家中充滿歡聲笑語。 本次活動的特色在于以游戲為主線,使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,通過幼兒的自主學習,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游戲討論,使幼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、參與者,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、引導者、推動者。 通過本次活動我得到以下兩點啟示 教學反思 1、結合實際,靈活教學,要針對每個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進行教學,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和認知水平,靈活地安排活動環節,學會與他人分享快樂。 2、主動參與,大膽活動。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,我不僅考慮要讓幼兒動起來,更多考慮的是學生參與的廣泛性。為此,我設計了三個活動環節來讓學生感受分享的快樂。在活動中,創造了一種寬松、和諧的氛圍,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,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,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。 最后,我將把古龍的一句名言送給孩子們——快樂不是件奇怪的東西,絕不因為你分給了別人而減少。有時你分給別人的越多,自己得到的也越多。我也把這句話送給在座的老師們,祝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快樂!以上是我的說課 ,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!謝謝! 接下來是我的講課部分